中医药资源库 > 省内动态> 验案惊奇|一剂稳心汤治疗6年呕吐心慌奇症
验案惊奇|一剂稳心汤治疗6年呕吐心慌奇症
2025-09-25发布 | 22浏览 | 上传者:平台上传 | 格式:图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贵州省绥阳县杨仁坤中医诊所 杨仁坤 

笔者在基层行医已40余年,近日临床突遇一“奇症”患者,通过精心诊治,仅服一剂中药即获痊愈,实现了“首战即终战”的预期目标。现将诊治全程总结记录如下,供同道参考。

何某,男,41岁,2024年8月2日初诊。主诉:呕吐,心慌,身体颤摇不停5天。患者6年前在重庆查胃镜确诊为糜烂性胃炎,一次吃夜宵后约20分钟出现反复呕吐食物及苦水,继则心悸、心慌,如被人抓心样难忍,随即摇动身体以缓解心慌。家人急送医院,经过输液,肌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睡几小时后症状缓解并出院。此后每年发作1~2次,治疗2~3天即痊愈。近年来加重,次数增加,时长多达8天。其间服过中药,因无明显效果而弃之。此次发病,症如前述,昨日出院,今日再转寻中医治疗。观其2024年8月1日当地医院出院记录:因“恶心,呕吐伴大便次数增多1天”入院。入院诊断:急性胃肠炎。肌酸激酶1223.4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24.91U/L。神经科会诊后诊断为焦虑状态。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改善心境,肌注盐酸氯丙嗪镇静治疗……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诊治。住院4天。出院诊断:急性胃肠炎、焦虑状态。

刻下:极度消痩,需人搀扶,垂头无力,表情痛苦;恶心呕吐,水、食难入于胃;双手捂心,心慌如人抓心濒临死亡;坐、站、平躺床上,均要朝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摇动腰腹部,以缓解心慌造成的濒死感;左耳鸣,神志时恍惚,自汗、盗汗,双手发麻,大便稀,小便可。舌质红瘦,苔白,舌下脉瘀,脉沉弦细数微涩。

诊断: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焦虑状态。中医诊断为呕吐、心悸、颤证。

辨证:湿热内蕴,胃气上逆;血不养心,心脉瘀滞;血虚生风,肝风内动。

治法:抗机复法。即针对该病系统病机,采取相应的复合治法以全面对抗疾病的一种治法。

方用自拟抗机复法稳心汤:柴胡30g,法半夏30g,人参(打烂)50g,甘草10g,黄芩20g,大枣10g,生姜10g,竹茹30g,黄栀子30g,麦冬30g,五味子20g,干炒白术30g,茯苓50g,枸杞子50g,山萸肉50g,淫羊藿根80g,紫丹参50g,瓜蒌壳50g,龙眼肉50g,蒲公英30g,炒莲子50g。全方21味药,760g,1剂。

煎服法:1.煎法,以水没过药材,首次7cm,余次5cm,水沸调至小火煮20分钟,将药液倒入大容器中,如法连煎4次混合服用。2.服法,治愈该病,汤药是保障,让药入胃则是关键,故服量须从1ml到200ml,少量频服,不呕则渐加量;量少使其欲吐吐不出,量积到位则胃气得复不再呕吐;待一次量达100ml后,再按2~3小时1次常规服用。饮食,可用绿豆加大米熬粥少量频进,以达清热解暑、养胃助消化之目的。

8月13日二诊:患者来电告知服药1~2天时,随着服量渐增,病情渐减。第3天服药量达到200ml时呕吐、心慌、身摇消失。刻下:能进食,但不能多食,精神、睡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效不更方,守原方1剂。

近日随访,已无恙,其甚赞中医疗效之奇,并愿续服中药让该病不再复发。

按 笔者突遇此奇症,犹如突逢一场遭遇战。首先,要做到“临事不惑,确有主持”(《病家两要说》);其次,要果断拟出系统治疗方案逐一实施。内容包括:一是理清思路。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二是锁定目标。首战即终战,方能拯救患者于水火之中。三是师古不泥古。可穷极中医各种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目标服务。据其病、证、症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梳理推断出该病规律性系统病机乃湿、热、痰、毒、虚、瘀、风等杂合侵袭人体所致。其病机演变过程中,呕吐为该病之根源。胃中素有炎症,炎即热之意,加上夏日饮冷及进食辛辣之品导致湿热内蕴,热灼津成痰,热盛成毒,湿热痰毒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而为呕吐,湿热熏蒸则自汗、盗汗。因反复呕吐使水、食难入于胃,造成津、气、血等化源锐减,导致气血亏虚。由于心主血脉,主神志,气虚则血瘀,心脉瘀滞不能畅行则心悸、心慌;不能上行养脑则神志时恍惚。肝主藏血,主筋,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摇动能使血脉暂通,故出现全身颤摇,远端血少则双手发麻。肾藏精,开窍于耳,精血同源,血少精不能上养于耳则耳鸣。余下二便及舌脉均乃系统病机所致。

针对该病机,若按常法治疗,必捉襟见肘难挽危势。唯另辟蹊径,执简驭繁,相应采取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行血熄风、健脾补肾等复合治法(也是周仲瑛等国医大师在治疗肿瘤病时常用的治法),全面对抗,方能转危为安。

依法组成抗机复法稳心汤。方中小柴胡汤加竹茹、黄栀子、麦冬、五味子11味药,为专治顽固性呕吐之“靶方”,以其清热解毒、燥湿化痰、升降气机、和胃止呕、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来对抗湿、热、痰、毒、虚之病机,以截断发病之根呕吐,为君。炒白术、茯苓合人参、甘草,健脾益气、强中州以防再呕吐,让气血充足,心得所养,使心慌不再出现;丹参、瓜蒌壳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利气宽胸、化痰除痞以通胸部痰瘀之滞,畅脉中气血之行,辅助消除心悸、心慌之源;龙眼肉,甘、温,归心脾两经,专补心脾,养血安神,重剂能让子母平安,脾胃属土(子),心属火(母),子不犯母,呕吐、心悸则不再反复;枸杞、山萸肉、淫羊藿滋补肝肾、收敛固涩、祛风除湿、滋水涵木、调肾阴阳、熄风止颤以止身摇之奇症;蒲公英,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以消肝胃之余热,使其不再吐苦水,为臣。炒莲子,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既防脾肾阳虚以止泻,又补先后天以养心,为佐使。全方各药,针对病机各施其职,大方重剂,十者围之,《孙子兵法》言:“用兵之法,十者围之。”首剂即药到病除,实现了预期目标。

本案是临床集急、危、重、杂、奇于一体的典型案例。在西医治疗无策的情况下,改寻中医治疗,仅服一剂中药而愈。这一桴鼓之效,既证明了诊治过程中,理、法、方、药、量的恰到好处,又彰显了中医药能屹立于世界医林而不衰的强大生命力,也让中医不能治疗急、危、重病之谬论不攻自破。


意见反馈 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