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资源库 > 省内动态> 在旋律中传承岐黄
在旋律中传承岐黄
2025-09-15发布 | 43浏览 | 上传者:平台上传 | 格式:图文

8aeb5b6a08edb3ff64b709f98ac0b7e0.jpg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钱新春与著名作曲家肖山联袂创作了歌曲《闽医魂 草本情》与《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两部作品以音乐艺术形式,分别聚焦地域文化与医道精神,构建起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双声部”格局。

  《闽医魂 草本情》以“横渠四句”为精神纲领,通过男女对唱形式,系统梳理了从东汉董奉到当代国医大师的闽医传承谱系,以音乐艺术形式完整呈现福建中医药两千年的辉煌成就。

  《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则以恢宏气势与动人旋律,编织出一幅贯通古今、仁心永驻的中医药文化长卷,展现中医药文明的千年智慧。

艺术创新与文化解码

  时空交响的叙事结构

  《闽医魂 草本情》采用“古今双线并行”手法,上阕聚焦“董奉-苏颂-吴夲-陈修园-宋慈”的古代传承链;下阕展现“力钧-杨士瀛-熊宗立-吴瑞甫-当代国医”的近代创新史。通过“草本七精灵”的意象串联,实现自然药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则以磅礴笔力,从“神农尝百草”的探索起源,到“黄帝论医道,岐伯撰《内经》”的理论奠基,再到屠呦呦青蒿素的现代辉煌,构建起贯通五千年的中医药文明坐标系。

  学术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两首歌曲在创作中实现了三重突破:学术话语的通俗化转译,如将《本草图经》的学术传承转化为“李时珍五百年”的抒情表达;历史叙事的场景化重构,“薛雪扫叶勤,叶桂踏雪行”的意象,浓缩明清医家学术争鸣的生动图景;文化符号的现代化编码,“草本七精灵”的拟人化处理使道地药材焕发新生。

  《闽医魂 草本情》提出闽地三大学术成就:揭示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苏颂《本草图经》多达74处;系统论证福建作为“法医学发源地”和“中日韩医学交流枢纽”的历史地位;明确提出“闽医四大精神”:杏林仁心、科学实证、守正创新、民族气节。

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

  推动活态传承

  作品将中医药非遗保护推进到“活态传承”阶段,为“一带一路”中医药交流提供文化载体。钱新春表示:“这首作品是我们对‘为往圣继绝学’的当代实践,希望让董奉栽下的杏林,在当代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弘扬医道精神

  《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通过“橘井泉香”“悬壶济世”等典故与医家智慧的熔铸,讴歌了“为生民立命”的职业信仰。特别是对叶桂、薛雪“竹叶变桐叶,一字救两命”,葛洪、鲍姑“鸾鸣与凤和,二方医一人”等医林佳话的艺术再现,展现了医道求真、精诚合作的崇高境界。

  传承家国情怀

  《闽医魂 草本情》通过“鹭岛瑞甫,严词倭寇”的唱段,深刻诠释了中医药文化中“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吴瑞甫先生在1938年日军威逼利诱时,严词拒绝出任伪职的爱国壮举,正是“医者仁心”与“民族大义”的完美结合。

  当“闽医流派再领风骚”的旋律回响,我们听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回音,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在旋律的流淌中,岐黄之术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这既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未来的序章。

376236310381ff2b5a60162ad23b296d.jpg

意见反馈 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005号